把握高校思政課教學要素的“變”與“不變”

2021年07月26日 16:03:39
來源: 《紅旗文稿》2021/14 作者: 佘遠富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指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一重要命題,系統(tǒng)回答了“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誰來做”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指明了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毙碌恼鞒躺?,我們要牢牢把握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要素的“變”與“不變”,著力于教育一代代中國青年把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事業(yè),成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

  世情國情在“變”,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不變”

  從世情看,和平與發(fā)展的時代主題沒有改變,但世界面臨的不穩(wěn)定性不確定性日益突出,國際矛盾和斗爭的尖銳性日益凸顯;世界多極化向前推進的態(tài)勢沒有改變,但國際格局的演變呈現(xiàn)出深刻的復雜性,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任重道遠;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不可逆轉,但世界經濟進入深度調整期,整體復蘇艱難曲折;社會信息化迅猛發(fā)展的趨勢不會改變,但高、精、尖領域的技術競爭更加激烈,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chuàng)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文化多元化的發(fā)展態(tài)勢保持不變,但國際范圍內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鋒更加廣泛,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斗爭更加白熱化。從國情看,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沒有變,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實現(xiàn)偉大夢想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但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轉變,社會主要矛盾發(fā)生了歷史性變化;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發(fā)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但我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了世界前列,國際地位實現(xiàn)前所未有的提升。

  高校思政課必須放眼世情國情的“變”與“不變”,堅守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把握根本點、找準切入點、聚焦著力點,立足不變、謀勢應變、主動求變。堅定不移加強黨對高校思政課建設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高度重視思政課建設,著力解決制約思政課建設的突出問題,著力在體制機制、工作格局、隊伍建設、支持保障上做實功、出新招。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理直氣壯加強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充分發(fā)揮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陣地、主渠道、主力軍作用。

  教學體系在“變”,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不變”

  高校思政課教學體系歷經多次改革調整,課程體系不斷調整變化,課程改革不斷深化推進。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先后出臺多個文件,對高校思政課建設提出明確要求,先后經歷了“85方案”“98方案”“05方案”三次大的改革,2018年、2021年又對高校思政課教材進行了全面修訂。

  高校思政課教學體系一直在“變”,但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始終“不變”。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才能鞏固高校思政課的根和魂,才能確保高校思政課在不斷調整和更新中不走“歪路”“邪路”。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就要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要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機融入各門思政課程。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就要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回答現(xiàn)實問題,積極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基本原則和基本觀點回應各種社會思潮、分析學生關切的國內外熱點問題,在思想交鋒、矛盾批判和事實雄辯中,彰顯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價值和魅力。

  教學方法在“變”,教學規(guī)律、教學方向“不變”

  教無定法。新時代,思想文化的多元交融、價值觀念的激烈交鋒、學生個性特點的不斷凸顯、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等都要求教學方法的不斷變化創(chuàng)新??傮w上看,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方法表現(xiàn)為“四個轉變”:一是由單一理論灌輸向多樣化教學方法轉變,互動式、參與式、探究式、現(xiàn)場式教學方法不斷呈現(xiàn);二是由傳統(tǒng)教學手段向現(xiàn)代教學手段轉變,“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各種新興教學手段不斷運用,以大數(shù)據(jù)融媒體為支撐的智慧教學模式廣泛應用;三是由課堂理論教學為主的組織形式向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組織形式轉變,實踐活動內容形式豐富多樣;四是由線下教學為主向線下線上相結合轉變,“互聯(lián)網+”、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發(fā)展迅速。

  辦好思政課,既要看到教學方法的“變”,更要看到教學方法背后的教學規(guī)律、教學方向的“不變”。教學方法取決于教學內容、服務于教學目標、蘊含著教學規(guī)律和教學方向,教學方法的運用與創(chuàng)新必須反映教學活動所蘊含的規(guī)律與方向,本質上是教學規(guī)律與方向的具體化。高校思政課既要在遵循教學規(guī)律與方向上“守正”,又要在教學方法上“創(chuàng)新”,要切實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八個相統(tǒng)一”要求,作為高校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根本遵循。守正不是“刻舟求劍”,而是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改進教學形式、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不是一味地趨勢迎合、純粹的標新立異,而是要服從思政課的根本宗旨、切合學生對真善美的期待,聚焦學生成長成才這個中心,根據(jù)學生認知規(guī)律改進教學形式,圍繞學生發(fā)展需求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教育理念在“變”,教學要求“不變”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理念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深刻影響著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理念的革新。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理念的變化主要表現(xiàn)為:教學關系由教師主體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多元主體轉變;教學形式由學生被動接受向師生互動、學生主動參與轉變;教學環(huán)節(jié)由課堂教學為主向理論與實踐結合、課上與課后交融互補轉變;教學目的由學習政治理論知識向重點提高思想政治素養(yǎng)轉變;教學評價由側重評教的形成性評價向評教評學相結合的發(fā)展性評價轉變。

  辦好思政課,既要看到教育理念的“變”,又要看到教育理念背后思想性理論性教學要求的“不變”。教育理念的“變”是為了更好履行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使命擔當,思想性理論性教學要求的“不變”是為了更充分體現(xiàn)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價值引領,兩者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在功能上是相通的、在作用上是辯證統(tǒng)一的。辦好思政課,就要不斷增強思想性理論性,用科學理論鑄魂育人,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講清楚、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講透徹、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講明白,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感悟到”;同時,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推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創(chuàng)設探究學習環(huán)境、營造合作學習氛圍、形成自主學習風尚,引導學生從“要我學”轉向“我要學”“我會學”,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統(tǒng)一、理論學習與實踐體驗結合、課上學習與課后教育互補、學校教育與社會家庭教育協(xié)同,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教學主體在“變”,教學目標“不變”

  隨著高校思政課的發(fā)展,教學主體也在不斷發(fā)展變化。進入新世紀后,高校思政課形成了教師、學生都為主體的雙主體局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高校思政課呈現(xiàn)出“地方黨政領導干部、企事業(yè)單位負責人、社科理論界專家、各行業(yè)先進模范以及高校黨委書記校長、院(系)黨政負責人、名師大家和專業(yè)課骨干教師、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骨干”等八支力量上講臺講思政課、專兼結合合力育人的生動局面,形成了教、學雙方的多主體參與局面。

  辦好思政課,就要正確處理教育主體“變”與提高思政課實效性、有效性教學目標“不變”的辯證關系,本質上都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服務教學目的。要加強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打造“金牌”教學團隊,嚴格按照規(guī)定要求配齊建強思政課專任教師隊伍,對照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標準,加強經常性日常化制度化的教育培訓,不斷提升思政課專任教師的理論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積極發(fā)揮教學名師、教學能手等優(yōu)秀教師示范引領作用,建立教學團隊首席專家負責制,嚴格落實集體備課制度,多渠道多舉措打造優(yōu)秀教學團隊。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針對性、親和力、提高實效性,立足“多主體”,貼近教學實際,堅持問題導向,把握針對面和關切點,促進主體共生、教學相長、雙向提升。同時,要強化思政課頂層設計與師生探索相結合,不斷提升說服力、吸引力、感染力,堅持目標導向,健全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真正把高校思政課建設成為有思想講理論、有針對釋疑惑、有溫度講情懷、有收獲重質量的新時代“金課”。

 ?。ㄗ髡撸航K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揚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許華卿

  

標簽 -
網站編輯 - 陳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