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是完整内需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以更好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提振消费,需要政策精准发力,增强重点群体的消费能力;发展服务消费,充分挖掘消费新增长点;打造区域消费层级,释放消费活力。
精准发力增收减负
推动重点群体就业增收,夯实提振消费基础。一是开展就业容量扩增行动,促进重点群体收入增长。中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体,应优化对中小微企业的多元化融资供给,简化生产经营审批流程,破除市场准入、招投标等隐性壁垒,激发中小微企业的就业岗位创造能力。同时,聚焦直播带岗、人才夜市、零工市场等新型就业形态,提高就业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可及性,拓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创业渠道。二是完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推动收入分配“提低扩中”。由于中低收入家庭的消费收入弹性大,消费倾向高,可着重发挥个税政策的“惠低”“扩中”作用,带动消费增长。此外,考虑到当前我国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基数较小,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偏低,且来源较为单一,可通过逆周期调节政策,积极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股市回暖;有序推进土地承包权、经营权等产权进入市场,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多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财产性收入。
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增强消费意愿。一是持续扩围加码“两新”政策,点燃消费热情。截至2024年12月,“两新”政策带动全国汽车以旧换新合计突破520万辆,家用视听设备零售业、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9%和18.7%。大宗耐用消费品和服务消费的价格弹性大,补贴或降价有助于增强消费意愿,可借助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将更多商品种类以及生活服务消费纳入以旧换新补贴范围。同时,调整消费券的领取门槛、优惠力度、适用场景,聚焦餐饮、文旅等领域扩大消费券的覆盖面,增强普惠性并提高使用效率。此外,根据地方财政实力差异化调整“两新”政策支持资金的央地共担比例,严格落实“两新”政策支持资金监管,提高政策能效。二是健全公共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提振消费信心。公共服务保障是降低未来不确定性,弱化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以提振消费的重要支撑。需要重点关注社会保障尚未覆盖到的群体,扩大社会保障服务范围。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生活救助和专项救助、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与物价变化的联动机制。同时,可制定和优化生育补贴政策,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减少子女养育成本和教育负担,增强居民消费意愿。
推动服务消费扩容提质
完善服务消费市场准入,优化服务消费环境。目前我国服务消费增速快于商品消费,2024年1—11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4%,增速较同期商品零售额快3.2个百分点,已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消费占比仍然偏低,具有较大发展空间。一是出台国家服务消费统一标准。服务消费新业态持续涌现,但行业标准和制度建设滞后,存在收费标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权益保障、行业监管和惩戒机制缺失等问题。急需强化文化旅游、餐饮酒店、家政服务、健康消费、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监管,完善服务质量检测评价体系,健全服务消费纠纷解决机制,提升服务消费供给质量。二是构建高标准服务业开放制度体系。在中高端医疗、休闲度假、养老服务等生活性服务领域,适度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和价格限制,合理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适时逐步放宽跨境消费限制措施。充分发挥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有序推进服务业制度型开放。
培育服务消费新业态,孕育消费新增长点。一是以有效投资培育服务消费新业态。随着老龄化和少子化趋势,“一老一少”的服务消费成为家庭刚需。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家政服务、养老照护、康复陪护、育婴托育、教培等民生保障型消费服务,缓解民生保障型消费服务供给不足、服务质量不佳的问题。在以发展和享受为目的的消费服务方面,聚焦“搭子文化”“情绪经济”“疗愈经济”等新型消费需求,加快发展剧本娱乐、数字艺术、骑行、滑雪、露营、观演等年轻态、沉浸式体验消费业态。利用数字技术,发展线上消费、无人零售、智慧消费、共享消费、信息消费等消费新模式,释放消费新潜能。二是搭建多业态融合服务消费场景提升服务消费品质。可聚焦特色商品、演出、体育赛事、会展等品牌产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设计更多线上线下融合、商文旅融合的新消费场景,形成容量更大的服务消费融合圈。同时,依托文旅消费,拓展如研学旅游、康养旅游、低空旅游、美食旅游等文化、艺术、餐饮、体育、娱乐多业态融合消费。
打造区域消费层级
打造都市时尚消费集聚地,建设消费新高地。一是立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塑造高品质消费场景。大城市人口密度高,交通发达,市场规模大,易形成消费集聚中心和具有影响力的消费新高地。需要加强都市圈全域消费场景的系统谋划,重点聚焦餐饮、文旅体育、购物、养老托育和社区服务等消费领域,培育具有潜力的都市级、城市级、区域级商圈,形成都市圈消费一体化和各类型消费相互补充、协同发展的消费发展新格局。城市内部可建造情景式消费街区,打造具有特色的休闲、文创、美食、夜经济街区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优化居民消费体验。二是积极培育首发经济,为消费引流。首发经济可以通过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等创新供给引领消费潮流。各城市可根据自身商业特色拟定首发经济发展规划,依托具有地域特色和影响力的核心商圈和特色街区,打造“新品首发地示范区”。同时,通过设立首店补贴、首发活动支持资金、税收优惠政策以及举办品牌招商会等形式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特别是国际一线品牌和高端品牌,举办首展、首秀、首创以及首演活动,推动首店、旗舰店、概念店等落地,掌握“流量密码”。
推动县域消费扩容提质,发展消费市场“新蓝海”。一是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优化县域产品与服务供给。县城是县域商业集聚地,需要紧密结合县域人口结构、居民消费习惯分层分类加强商业网络建设,并推动县城商业服务向周边乡镇延伸,增强县城商业辐射带动作用,让县域商业服务覆盖更广阔的农村地区。同时,既要推进乡镇集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共建农村新型便民商店,方便本地居民消费;又可推动农家乐、特色民宿等集群化发展,吸引外来人群体验乡村旅游、民俗、特色文化、休闲农业等服务。二是推动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提升消费资源的承接能力。当前,县域电商已经成为拓展县域消费空间、促进消费下沉的主要抓手,需要强化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建设,加速推动电商平台下沉至乡镇和农村地区。为此,要加强县级寄递物流共配中心、乡级寄递物流集散站以及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点建设,完善县域寄递物流体系和服务机制,增强县域物资流通能力和效率。
(作者系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