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余:保護古橋 留住鄉(xiāng)愁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記者 王洋 李玉蘭 胡曉軍等 2024-08-18 10:48:25

  在江西省新余市分宜縣鈐山鎮(zhèn)冶元村石陂自然村村口,有一座風雨廊橋,清光緒十二年建造。橋東側立有石碑,碑文記載“溪流上有橋,橋上有亭,亭之旁岸有大樹,蒙翳雍蔽,幽雅若畫,往來游憩者甚眾……行人莫不稱便”。橋西側豎著古橋安全直接責任人信息,立著保護單位的石碑。

  而今橋上涼亭,常有村民納涼。

  “小時候能玩鬧的地方不多,這橋算一個。我是家中老大,那時爹娘在田里干活,我負責照看弟弟妹妹,就把他們帶到亭子里?!睉浧鹜?,村民曾明夫笑得瞇起了眼睛。

  “當時爹娘挑柴火過橋去縣城里賣,我就跳到橋下的河里抓魚、摸螺螄?!贝迕裰斓孪楸犬嬛f。

  過去,這座橋是周邊村落通向分宜老縣城的唯一通道,連接著村外的世界。如今,隨著縣城搬遷、公路修建,曾經的外出之路兩旁皆是肥沃田疇,廊橋成為村民們與小河對岸田地的聯(lián)系?!俺?、施肥、摘菜都得過橋。干完農活,打個赤膊,坐亭中歇一肩,涼快得很?!敝斓孪檎f。

  新余地處贛中西部水陸交通要地,溪流縱橫,古橋眾多。有橋就有鄉(xiāng),有鄉(xiāng)就有家,古橋見證了村民生活的酸甜苦辣。村民依戀著古橋,古橋也依賴村民。

  然而歲月滄桑,處于阡陌之中、江水之上的許多古橋飽經風雨后,搖搖欲墜、岌岌可危,乃至淹沒于歷史煙塵之中。這些鄉(xiāng)野間的大部分古橋實用性和歷史價值相對較低,無法列入各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長期以來,由于缺乏保護經費,文保單位只能對它們進行階段性巡視,難以“駐守”式保護。

  古橋承載鄉(xiāng)愁,是文脈的延續(xù)。自2019年起,新余市正式啟動古橋保護計劃,探索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古橋保護之路。市文保部門將古橋列入重點工作,開展全面普查,制定出古橋保護規(guī)劃方案。市本級財政預算專列保護資金,以此帶動社會捐資,打通鄉(xiāng)賢反哺鄉(xiāng)梓的通道,讓低級別文物也能得到文保的“特別關照”。

  按照“區(qū)別重點,分步實施”的原則,新余對境內250余座古橋進行了維修:修舊如舊,參照相近風格的橋梁修繕欄桿等遺失構件和塌陷處橋面,盡量保持古樸現(xiàn)狀,并抑制嵌入主體結構的藤系植物生長,阻止根系延伸對古橋的破壞,同時整治河床兩岸環(huán)境,清除掩埋在河岸的垃圾,在周邊增設垃圾桶,保持環(huán)境的整潔。

  狀元橋、解放橋、星拱橋、登瀛橋、萬年橋……一座座古橋橋頭,都立上了“新余市古橋保護單位”的標識。為留住古橋的歷史記憶,新余對全部古橋統(tǒng)一制作并安裝保護標志和說明牌,依法保護古橋,對每座古橋登記建檔并深度挖掘古橋背后的歷史文脈,編纂出《新余古橋》一書。

  穿過新余市高新區(qū)馬洪辦事處東港村下屋村小組的鄉(xiāng)間土道,只見平曠田地上突起一座白色拱橋,好似碧玉盤里托著一枚珍珠。陳家江石拱橋一度是村民外出必經之路。隨著現(xiàn)代路網的發(fā)展,這座位于鄉(xiāng)間田野、橫跨窄窄陳家江的古橋完成了使命,退出歷史舞臺。

  “記得小時候一過暑假,伙伴們就放開了玩。小時候曾從橋上猛扎進陳家江里,比誰撲棱的水花大。”站在帶著明顯修繕痕跡的石拱橋上談及童年,帶著孩子回鄉(xiāng)度夏的羅柳根話稠得剎不住,眼神明亮,“這個暑假,我經常帶娃到橋邊摘野果子、玩水,跟他講我小時候的故事?!绷_柳根說,前幾天他把陳家江石拱橋的照片發(fā)到了老鄉(xiāng)微信群里,大家立刻打開了話匣子,你一言我一語,聊起兒時趣事。群中大半成員已在五湖四海安家,但陳家江石拱橋是他們與故鄉(xiāng)的紐帶,承載他們少年時代稚嫩懵懂的美好回憶。

  對已經離鄉(xiāng)的羅柳根和他的伙伴們來說,鄉(xiāng)愁是對故鄉(xiāng)景色的記憶和依戀,是那些曾經觸摸過、參與過的活動和場景。而那座石拱橋,已然成為故鄉(xiāng)的象征。如今在新余,256座修舊如舊的古橋依然堅實地挺立在鄉(xiāng)野阡陌之間、山澗溪流之上,繼續(xù)承載著鄉(xiāng)情、鄉(xiāng)愁、鄉(xiāng)戀。

  “古橋的功能,除了便利交通外,還蘊含了眾多人文信息,承載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氣息。對新余境內古橋的保護,既是傳統(tǒng)文化在物質遺產上的延續(xù),又是對新余古老文明的傳承和對歷史的挽救。”新余市博物館研究員高增忠說。

標簽 -
網站編輯 - 劉小暢
0100902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193153